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近期(2019—2024年)发展规划

发布者:李久庆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48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进行建设。重点实验室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为主要研究领域和目标,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运行与建设。

(1)研究目标

围绕煤层气基础地质科学问题,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手段、加快煤层气勘探步伐、提高我国煤层气资源级别、完善和发展我国煤层气成藏地质理论、提高煤层气有利区带预测精度,进而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需求为总体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及相关基础地质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以雄厚的学科、人才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室装备为依托,从煤层气成藏动力条件与地质选择过程、煤层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理论与方法、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形成机理、煤层气地震勘探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煤储层排采动态地质效应及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构建我国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我校“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特色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基础研究平台,形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煤层气成藏理论与选区评价体系,培养一支能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队伍,为煤层气开发提供地质保障。使实验室成为解决国家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重大科技问题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力争在3~5年期间形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

(2)人才培养规划

利用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断充实内涵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形成带头学科、支撑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学校总体招生计划内,适度增长,其中研究生人数年增长15~25%。

提高人才、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注重博士论文的创新性,力争2年内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篇,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获得新的突破。

争取在2年内培养1~2名在相关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具有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年轻学术带头人。

有计划地安排现有实验室人员在职进修和学习,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

充分利用师资和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的雄厚研究力量,采取专业培训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形式,为产业部门开展非学历教育,培养能解决现场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所需的专业人才。

(3)对外开放与交流

实行并不断完善访问学者制度,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从事与实验室发展方向相关的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与国内其它重点实验室的横向合作,资源共享。

吸引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建立合理和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并不断改善本实验室的人员结构。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种渠道争取国际合作项目。计划每年邀请来访国外学者、客座研究人员1~2名,2年内以访问学者和合作研究形式派出研究人员1~3名。

大力支持和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本实验室也积极承办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方面的学术会议。

(4)实验室硬件与软件建设

充分利用教育部访问学者基金和学校“211工程”二期学科建设经费,购置必要的配套仪器、更新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近期的重点是做好学校专拨经费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工作,以及校内设备资源的整合,确保按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全部投入运行。

认真按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对重点实验室的要求,在学校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机制创新,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科学、有序和高效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