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一  煤层气成藏动力条件与地质选择过程
主要研究内容:以煤储层地质历史时期的“四场”(构造应力场、地热场、流体动力场和流体化学场)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煤储层“五史”(构造演化史、埋藏演化史、热演化史、地下水动力场演化史、储层生成和运聚史)配置及“三性”(煤储层储集性、渗透性、可驱动性)协同关系,运用能量平衡理论,揭示煤层气成藏过程,阐明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与煤层气藏富集成藏的地质选择过程。
预期目标: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成藏过程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研究方向二  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形成机理
主要研究内容:含煤岩系、煤储层及其含气性发育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水文控气等地质条件、煤储层物性及吸附/解吸特征、煤岩与储层物性、含气性与各种控气地质因素的耦合机理,深入研究煤层气富集区和煤储层高渗区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预期目标为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富集高渗区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
预期目标:形成煤层气地震物理勘探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三  煤层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理论
主要研究内容:在煤层气基础地质条件和成藏动力条件与地质选择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煤层气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煤层气可采资源量评价与计算方法、煤层气目标区评价和优选体系、煤层气地质选区参数评价理论、煤层气开发早、中期产能预测方法、气藏开发数值模拟新技术和新方法。
预期目标:形成煤层气资源评价与开发选区理论体系。
研究方向四  煤层气地震勘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双相介质理论和各向异性介质理论的地震P波波场的正演计算;基于方位角道集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P波方位属性特征与裂隙解释研究;P波方位AVO参数正演与裂隙解释研究;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层气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地球物理响应与煤层含气性、储层物性关系。
预期目标:形成煤层气地震物理勘探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五  煤储层排采动态效应及其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吸附、扩散和渗流动力学、岩石力学和油藏开发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各种开发地质和开发技术条件下煤层气地面开发过程中气、水、储层和产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耦合作用,揭示煤储层不同尺度孔裂隙中压力、浓度及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协同变化规律,建立煤层气地面开发动态评价与技术问题诊断理论和方法体系和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煤层气平衡开发新工艺。
预期目标:形成煤储层开发动态评价价理论与技术体系。